#轉載天盤第一章同不同道易地皆然 (13~18頁)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osts/5080169148747342/

#天盤

#轉載天盤第一章同不同道易地皆然

(13~18頁)

佛教奧理最初經由翻譯進入華文系統,是在後漢明帝永平十年(67  A.D),由摩滕,法蘭所譯的「四十二章經」直到實叉難陀將梵文本的華嚴經帶至洛陽(695  A.D.),又在武則天皇帝的贊助下將之譯成華文本(699  A.D.),前後歷時有六百多年之久 ; 而號稱「經王」之八十華嚴的出現,說明佛教傳入中國已達巔峰狀態 ; 佛教的最大危機也潛藏於此 ; 如果無過於此,如果佛教不再往更高的標準推進,不肯千里萬里求善知識,必然不過如此,也必然到此為止 ; 所謂學道唯論前後,不問尊卑,捨棄舊習,歸仗正因,佛法猶如大海,悉受萬川衆流,不避污淨,宜棄自大,折驕慢幢。

龍樹菩薩有一則發心入龍宮看藏的故事,即著名的三本華嚴的說法,值得後人一再地堆敲其中的妙喻。

「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世間文字,一時讀盡,發心入龍宮看藏,見華嚴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 ; 上本有十三千大千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 ; 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 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 ; 遂記得下本回歸西土,自西土傳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經」   (復庵和尚華嚴綸貫)

換句話說,任何集結出來的佛經,都是「下本」 ; 即使是「中本」,一旦問世,就自動退回為「下本」; 所以「中本」和「上本」,就是佛教所說的「大乘法」,「下本」就是「聲聞法」。近人稱作智慧資本(intellec- tual capital)持續貶值,以「智慧的產權」來論,任何一本原創性的著作,第一次發表時,因為係他人所聞所未聞,可以稱為「大乘法」; 發表之後,因為已為多數人所聞,就自動退為「聲聞法」; 職是之故,必須保護尊重第一位原創性的著作人 ; 龍樹菩薩就將這種經由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所衍生出來的「一切種智」,稱為「大乘法」; 過去所集結的稱為「聲聞法」,總稱「三藏」; 「大乘法」必然不在「三藏內」,「小物應在大物中,大物不得入小」,遂稱為「摩訶衍」也,因其源源不絕也 ; 故佛滅度之後,法住于世,於焉開始 ; 而般若常不滅,如如觀自在,本來妙圓通,遍處無遮礙。

「世間文字,一時讀盡,發心入龍宮看藏」云云,指的就是,讀完已經集結出來的經典 ; 然而,「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修行者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要隨時找尋新答案,所謂亦學亦證者是也 ; 換句話說,要隨時尋覓出潛藏在龍宮的「中本」和「上本」; 這種 挑戰,往往亦是生機所在,絕對不能以即有的經典為滿足 ; 「下本」而能號稱「經王」,表面上似乎是贊頌之辭,不啻說明佛弟子的懈怠,而懈怠之心,必然燒諸功德 ; 此所謂 :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 ; 雖聞增益法,不能得上及 ; 生業不修理,不入於道法 ; 應得而不得,已得而復失。

佛教的進入中國,在宗教史文化史上,是一件不可思議的異數 ; 最初研讀佛典的新發意菩薩,除非是透過天竺大師的翻譯,否則無由瞭解經意,完完全全是賣方市場 ; 所以像鳩摩羅什,實叉難陀之類的大師,被受禮遇 ; 佛教亦憑其殊勝的妙理,獲得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 ; 在翻譯過程中,又展現出中國語文的高度包容性 ; 以華文的「本土」語文,完成了「非本土」文化的大量移植工作 ; 同時能夠不改「非本土」文化的本來性,又能夠維持「本土」文字的本來型狀 ; 這種現象,謂之「舍已從人,卻不喪失自己的立場 ; 而不是貢高我慢的「舍人從已」!我們不妨將此特殊的作法,命名為「華文梵文化」,乃研讀華文本佛典所應注意者。

華文之所以有容乃大,事實上又是在從事翻譯時,於佛理上汲取營養而得來 ; 例如「應以……得度者,即現……而為說法」,舉例來說,佛經上的「天」,與儒家所談的「天」不同 ,翻譯時雖現「天」之一字,卻未採用「天」之原意 ; 佛經上著名的「三十三天」故事,其內容是說,過去摩迦陀國中,有波羅門,名摩迦,姓僑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迦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 後來,西方的天主教亦來華傳教,將God譯為「天主 」,不少所謂的佛教大師,不知此「天主」,非彼「天主」,把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天,說成就是天主教所說的上帝 ; 同理 ,佛教六道輪迴所指的「天道」,也不是儒家所說的「天道」; 這些錯謬,都是犯了執著文字障的無明之弊,因為他們不知,華文因翻譯佛經的緣故,已經形成了有條而不紊的多元文化語文系統 ; 後人必須將此分寸拿揑清楚,始能以華文精確的誦出佛經的原意,否則必因語文混亂(Hybridity)而頭腦混亂。

在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