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守戒?何謂破戒?戒這個字不離本份本位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osts/4880776965353229/

院長大人曰:

相信大家現在都是滿心的誠意,願意持戒、願意守佛規,但是戒律佛規並不是一個有形的東西,能讓你帶在身上、套在頭上的,它是無形無相的,是有萬千的變化的。甚至對每一個人來說,它都有不同的功用與不同的考驗,所以除非你們能更深刻的去認識它內在的含意,不然恐怕有一天你想抓也抓不住,想握也握不牢。

一、何謂守戒?何謂破戒?戒這個字不離本份本位。

院長大人曰:

何謂守戒?何謂破戒?戒這個字不離本份本位|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位,所以對這個人來講是犯戒的事,對那個人就不一定算犯戒。

一位出家人卻耽戀親情算犯戒,但對一位在家眾而言,卻是忽視親情屬於犯戒。

身為後學自專自主裁決進退,是犯了身為後學者的戒;而若身為前導者,卻不裁決事務、不指示方針,優柔寡斷而使群後無所適從,則是犯了領導者的戒。

身為閨女而與男人親近,是犯了閨女的戒;然而一旦成為妻子,猶與丈夫疏遠的則是犯了妻子的戒。

身為男子,不能志在四方,而枯守安逸,是犯了身為男子的戒,但若他已荷擔起一個家主的責任。父母妻兒賴為依靠,而尚且遠遊廣交,不顧家庭為重,這則是犯了一個家主的戒。

身為講員教授者,不能言行合一、以身作則,這是犯了教授者的戒;而身為受教者,若因為教授者的失格犯戒而不肯受教,因人廢言,這則是犯了身為受教者的戒。

法苑珠林曰:「蓋大聖度人,功唯在戒。」每個人都要依照他的本位,來做上天給他的課程,認清自己的本位,在位成位,依戒成道,這就是聖人唯一要人去走的路徑,也是聖人唯一能帶領人回天的途徑。

二、戒就是你在本位上、本份上,該遵守的規範、該盡到的責任。

院長大人曰:

道場最大的恩典就來自於戒,因為你知道該守什麼戒,所以你能成就什麼位。但道場最大的問題,也往往產生在戒,因為人總是喜歡用戒來規範別人,拿戒律佛規來壓別人。

一旦道場中總是在討論誰對誰錯、怎樣做才對、怎樣做是錯的這些問題時,道還在嗎?

道情還留得住嗎?

道場唯一能夠讓大家的心真的在一起的,就是怎樣引人入道,就是我怎樣示現道。如果大家都向別人要求,那麼你眼中看到的都是對方如何的犯規犯戒,而你的心也失去了道、失去了戒。

院長大人曰:

古德云:「師雖凡夫能說聖法,如食母乳勿嫌面醜,如採樹果勿嫌枝曲,夙根難測不可自棄,障無實性不應自暴。」這句話就是告誡修行人:一切萬緣中都有真理的示現,一切人都是我可以學習的老師,一切關係中的互動都是在啟發我的智慧。

在任何一種關係、任何一段關係中,我要常常提醒自己,我能從中學習什麼、我能從中付出什麼、我能從中改變什麼?而不問對方有沒有資格讓我學習,不問對方有沒有資格讓我付出,不問對方有沒有資格讓我改變,從我入手,這才是自性戒。

三、戒律是定義在自己的本份與本位上,如果有所衝突時,你會如何做?

院長大人曰:

既然說戒律是定義在自己的本份與本位上,那你們有沒有想一想,也許你的本份有時候是多重的,你的責任有時候也是多重的,在這種多重的身份當中,你應該要遵循哪一個規範、應該要守哪一個規戒呢?如果有所衝突時,你會如何做?

院長大人曰:

大家想想看,假如你有像大禹治水的責任,那樣的一個責任出現的時候,但是你又有一個家庭的本位、本份在,這是勢必不能兩全的局面,你要選擇哪一個呢?

院長大人曰:

再來假設,如果你同時是一位前輩者,也同時是一位後學,遇到一件道務上該做的事,你必須儘快的告訴你的後學怎麼做,可是你先請示後,你的前輩卻沒有給你任何的回應。以你身為前輩者的戒,你應該要趕快慎思明辨做出方針的指示,但以你身為後學者的戒,你又應該靜候指示,這時候你要怎麼做呢?

院長大人曰:

(一)兩難處,從你的抉擇定你的位。

一旦你選擇守其中一個戒,而捨另外一個戒的時候,將來你所成就的就是這個位,而不是另外那個位。

君子必先立乎大者,必先成其大者。

譬如自古忠孝在事相上往往不能兩全,但自古求忠臣皆於孝子之門,忠孝同此一心,成忠臣之格,可以全大孝之德,如此還有什麼兩難的呢?

無論做了什麼抉擇,都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該做的、該是自己的也不逃避,這就是很好的心態。

院長大人曰:

(二)論心成罪,重在動機,果由因結,報逐心成。所以心戒更重於事戒,事相上雖然有多種作法,但心只有一個,上天看的是你的心。

好比在十誦律中,就曾經記載佛陀曾經親自為僧伽床鋪驅蟲的事跡,由於過去床鋪下面都鋪草而長蟲,咬壞床被、床腳、床繩,甚至枕頭,佛陀巡察精舍的寮房時看到,就親自把蟲除去,同時告誡弟子說:一切僧具都是信徒供養的,應該要善加愛惜、保護,使它不至於生蟲,而一旦生蟲則應該剔除蕩淨。

由這個事例,可以知道有沒有合戒,主要還是在於心的出發點,而不是僵硬頑固的形式而已。

萬千條戒律不離一個基本心態曰:知足寡慾;萬千條戒律來自一個最高原則曰:慈悲仁愛;萬千條戒律依據一個唯一標準曰:當下誠意。

假如你在這三點上都立得正,那麼離事事合戒不遠矣。

院長大人曰:

克己復禮是為仁,如果不為仁,則克己復禮沒有意義。

孔子當初的教誨,就是克己復禮為仁。

為什麼現代人只強調克己復禮,而忘了仁才是宗旨呢?

什麼是仁?是一種心靈的自發性,是一種終身的承諾,少了欲仁的意願,則外在一切,無論如何符合禮的形式,也不過只是鄉原般的消極順從而已。

道場中許多人也早已喪失了欲仁的意願,沒有了向道的原動力。為什麼來開班?為什麼來參與道務?因為不參與就沒有天命,這時候天命成了壓力,難怪道場一片聽命辦事的空殼,人人頂著一張遵規守矩的撲克牌臉,甚至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所以跟著人家做就不會有錯,這種心情豈不早已是孔二聖最忌諱的鄉原了嗎?

人欲仁的動力,是內在自我的決斷力,是對上天至誠不息的承諾,而不是為了形式上的規範。由於有了欲仁的意願,所有的心與力都用在這萬古聖人的事業上,是得其所也,又何需要外力的逼迫與催促呢?

院長大人曰:

(四)禮最早的解釋是履,是步伐、是行動。人與人的聯繫就是禮的深層結構,你在你所處的人身位置中去履行,使這段因緣漸漸越來越完善的過程,就是修身的功夫。

院長大人曰:

我該做的,我不敢不做;我不該做的,我不敢做,這就是戒的宗旨,來自於一個本我。

假如我只是一介眾生小人,那我也沒有所謂的戒與禮可言;但我若是一位修行人、辦道者,那我就不可不用菩薩戒來自我要求。

何故說禮與戒產生於人際的深層結構呢?

因為外在一切,一旦與我發生聯繫,便突顯出我的位與我該省思我的表態。

事不關己則避,不想惹禍生煩,這只是眾生普遍的保身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愛惜自我所有,慳吝財法不施,這只是眾生普遍的自私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讚揚自己長處,批評他人短處,這只是眾生普遍的比較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懶惰懈怠停頓,安於飽食終日,這只是眾生普遍的凡夫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人若冷面對我,我便冷面待他,這只是眾生普遍的報復相,但對菩薩來講已經犯戒。

菩薩就是慈悲的化身,所以人家有建議時不接納他,人家責備時不感謝他,人家怨惱時不關心他,人家說話時不傾聽他,人家生病時不照顧他,人家錯誤時不諫正他,人家起疑時不溝通他,人家結氣時不理會他,人家嫌棄毀謗同修時不解釋導正他就是離了菩薩慈悲的本懷,就是犯了菩薩戒,就是失了菩薩位。

菩薩乃是攝一切應知之法,渡一切應渡眾生,乃願與一切眾生皆為同修,而能同處、同時、同心、同見、同戒、同道、同解脫、同感一靈,這是不外其人、不外其事、不外其物。

這等心量是天下眾生皆與我同此靈性,即是聖人之本性,如此即為菩薩戒也。

院長大人曰:

如果你們已經能夠每一分每一秒都守住戒、守住禮,那你們不就是聖人了嗎?

就是因為你還需要修,所以你有更大的空間。所以不要因為這樣就感到灰心喪志,只要你堅持不自暴自棄,不斷的修正自己,這就是修道的意義。

一個永遠一百分的人,是感受不到這種努力的快樂的,但是一個從零分開始的人,他就有努力進步的空間,也在他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獲得到最大的滿足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