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世界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osts/4514580755306187/

師尊老大人曰:

白陽道場與華嚴世界是終究必須對應相合的,究竟一體也。

佛說華嚴世界者,並非隨順眾生方便因緣而說,而是依照佛親證親得之究竟而演示。

華嚴之道功在無分別智、道教一如。

整理頓超入華嚴世界,模正型轉成彌勒淨土。

華嚴經:

這一部華嚴經在佛經裡是經中之王,也是王中之王。是佛所說大乘經典之中最長,但說的時間並不太長, 釋迦牟尼佛只僅僅用了二十一天來說這部華嚴大經。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華嚴經,而這部經並沒有存在世上,就是印度也沒有,而是被龍王請到龍宮供養。

在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六百年後,有一位龍樹菩薩,聰明絕頂,將世間所有的文章、論議和經典統統讀完,便發心到龍宮看藏經,在龍宮裡他看見有華嚴經。華嚴經有三本──上本、中本,和下本。

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有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一四天下是南瞻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四個洲合起來加上一個須彌山。

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

龍樹菩薩把下本牢記在心裡,回到印度後,才把它寫出來。由印度傳入中國有八十卷三十九品,還有十一品沒有傳入中國。華嚴經有七處九會,即是在七個地方講說,共有九次法會。

華嚴經七處九會有一首偈頌:「菩提場出九逝多,三四忉利及夜摩,普光明殿二七八,他化兜率五六過。」

佛最初在菩提場成道,就是坐在菩提樹下宣說華嚴經六品十一卷;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經六品四卷;第三會在忉利天,說經六品三卷;第四會在夜摩天,說經四品三卷;第五會在兜率天,說經三品十二卷;第六會在他化天,說經一品六卷;第七會重在普光明殿,說經十一品十三卷;第八會也是在普光明殿,說經一品七卷;第九會在逝多林,說經一品二十一卷。

在中國弘揚華嚴經的都是大菩薩,若不是有菩薩的境界,是不能講說華嚴的境界,而華嚴境界是妙中之妙,玄中之玄,不可思議!

本經前八十卷翻譯者是實叉難陀。實叉難陀意謂「喜學」,他將華嚴經譯成中文後呈給武則天,武則天當場題上:「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就是傳流至今千多年的開經偈。後由賢首法師講解,當講到華藏世界剎海震動之時,講堂及大地也都震動起來。最初翻譯經典時,唐朝皇帝武則天作夢,夢見天降甘露。第二天果然降雨而且是甘霖,象徵翻譯這部華嚴經是非常重要。所以譯完後,賢首法師講這部經時,大地六變震動,於是武則天下詔書讚歎實叉難陀。所以華嚴經不可思議的境界有很多。

此經所詮,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

故以毗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行,所以示因也。

華嚴以毗盧舍那為體。毗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為清淨法身,在人為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為體者,直欲眾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

華嚴以文殊師利為用。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在佛為普光大智,在人為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為用者,直欲眾生明妙心而證大智也。

華嚴之道源在自性俱足、性相一如。

華嚴之道範在愛力和合、體用一如。

華嚴之道宗在我就是道、人法一如。

華嚴之道化在君子不器、能所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