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本體是什麼?.性的本體又是什麼?怎樣才可以達到明心見性?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2022843764479911/

求 師尊老大人開示,心的本體是什麼?.性的本體又是什麼?怎樣才可以達到明心見性?
師尊老大人曰:這是一個真心修辦道的人都應該問的問題,也是所有諸佛都沒辦法回答的問題。
因為明心見性只有靠一步一步的工夫,而不是「是什麼」可以解釋的。
當初五祖說要讓大家作一首偈來看個人見性與否,當時神秀作偈,還記得內容嗎?(記得)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哪裡錯了呢?(心非鏡)
而惠能作偈,還記得嗎?(記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哪裡對了呢?(本來無一物)
譬如說花瓶是在說花還是在說瓶?(瓶)
花和瓶都是名詞,對不對?(對)但是當兩個名詞在一起,上面那個名詞就變成形容,所以花瓶是在講瓶子,裝花的瓶子。對不對?(對)
那瓶花呢?這時就變成瓶是形容,花才是主體就是裝在瓶子裡面的花。對嗎?(對)
那菩提樹就是把菩提智慧看作樹,明鏡臺就是把心當作像明鏡一樣的物品。
菩提樹、明鏡臺都落入了直接將身心套入物體當中,所以便是將身心有所侷限,觀點就狹窄;而菩提本無樹便是把菩提與樹分開,可以用形容,但不可以把它當作是物品;明鏡亦非臺,可以把心形容為明鏡,但是不能用一個名字去套住它。所以心性就是如此,可以用任何的譬喻、任何的形容去參悟、去了解,卻不能把它套牢、看死。
所以明心見性是什麼?答案就是:不是什麼。那又要如何給你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