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經萬典皆不離此四大,此四大界唯有志界才能超凡入聖。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3526100994154173/

師尊老大人曰:落實意志根本一因為它引導著人之方向而歸屬。志、意、心、身是為四大世界。生時之思慮言行屬於哪一個世界,大限之時自然歸屬於此一世界。故言 : 「四大界是人之歸宿。」志、意、心、身是不同的精神境界,決定人一生苦樂禍福,使人明白善惡、聖凡,所以精神的取捨繫乎個人的昇墜 ; 千經萬典皆不離此四大,此四大界唯有志界才能超凡入聖。

聖佛之所以為聖佛,因其為真理的發現者和實現者,而不是格言律句的創新者 ; 凡夫之所以為凡夫,因其不得反思之俐落,猶為十年前爭執,十年後計索。

有言曰 : 「妄想是生命無謂的浪費,無知是入道最強靭的敵人。 」妄想與無知,使「道德」二字,成為教導他人的鞭索,而非自我提昇的明燈 ; 使「超生了死」成為消極的寄託,而莫能立信,建三不朽。

一人之心思怨懟是破壞的力量 ; 一國之人儲蓄邪思,必使國家轉向滅亡。

邪思在内心能夠限制正面能量的發展,使人轉而懲罰自虐 ; 當邪思向外發展時,會讓人出現損害、傷害他人的行為,所以心思,意志不可不正確。

古德言 : 「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 ; 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一人內心清濁能夠辨其歸屬,就如氣之清濁可分別星淵,此意志不可不慎。

師尊老大人曰  : 以此四大界而言 ; 以身行事者,困於塵濁 ; 以心行事者,易於多幻 ; 以意行事者。恐隨境多遷 ; 以志行事者,堅定有為。

修道者必定以真志行事,方能常保一意而不多遷 ; 若以俗心、俗身行真理者,一定困於人的知解,難以長進 ; 心念常困鎖於凡務瑣事,一定忘記先天大業。

今日欲要升堂入室者,不可無超脱的志節,以清盈之姿跳脱五行之捆綁,才有機會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