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與自己的子女交心嗎?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917852714979017/

師尊老大人曰:
以前的父母,像是子女的導師;
現代的父母,則像是子女的奴才。
縱然,因為你的固執、你的守舊,會讓子女有很多不適應或不諒解的地方;固然,也應該給子女多一點自由選擇的空間,不論感情也好、事業也好,但是你都要了解:父母永遠是父母,子女永遠是子女,上下絕對要有別。
與孩子們交心、做朋友,這是用心靈層面來說;但真正的生活上,還是要讓子女懂得什麼叫做上下、前後;什麼叫做道德規範。與其自由空間,並非脫離了道德規範的標準。這樣子,子女的成長才會發展成較健全的人格。

師尊老大人曰:
如果你想獲得子女的尊重,你本身要先自重;如果你想與子女溝通,你本身要先聽子女們怎麼說。為什麼你想溝通,到最後又會溝通不良呢?因為你只想說你想要說的,而不去思考子女到底是怎麼想的。

溝通是互相彼此間的事,如果只有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採納對方的意見,讓彼此產生了一個交集點來做出適當的家庭改變,那這樣的溝通又有何意義呢?
會唱反調的、會阻止你的、會忤逆你的,正也代表著你有哪方面有重大缺陷,需要你去好好補足;不能一直只指責子女不懂事、不明理,縱使有時是他們不成熟的觀念、想法,但有時也是你自己不成熟的觀念與想法。這樣說,大家能接受嗎?

師尊老大人曰:
想要與自己的子女交心嗎?那就先找回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回憶與心態。身為一位父母,如果忘記自己曾經是青少年的話,是不可能與自己的子女交心的。心靈是不受時空所阻隔的,只要你重新調頻,你就可以回復到那時候的感覺,這樣一來,你與子女的契合度就更高了。

大家能夠理解什麼是與真理同在嗎?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917857528311869/

院長大人曰:
大家能夠理解什麼是與真理同在嗎?
未能理解何為「與真理同在」,又將如何真正進入到佛規的內涵?
真理像是抽象的名詞,不是不可思議的哲學而是不可思議的實學。
像大家想了許多,也講了許多,但究竟哪一句是你真正實用的真理?
當然真理是超時空,你們也未能在一時之間隨著真理解脫時空,然而大家務必認識自己,到底什麼是你現在最需要、最重要、最實際的道理,若不能徹底認識了解,那大家今日也將是白白空過的一天。明白嗎?

你們是相信天,還是懷疑天呢?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908320142598941/

師尊老大人曰:
現在的你真的看得到自己嗎?
你們是相信天,還是懷疑天呢?
你有沒有曾懷疑過:為什麼我的人生會如此呢?
若深入你的心,你會發現你對天的相信,並不是百分之百;如果你真的相信天,你就不會懷疑 上帝賜與你的人生是順是逆,因為不論是順是逆,都是幫助你對道更進一步的認識,對你的道心更進一步的穩定,但這十幾年來,你有這麼做嗎?
似有若無,似無若有,隨隨便便對待自己的人生,潦潦草草看待自己的修行之路,又怎麼能使你超越更進一步的境界,又怎麼能使你解脫那擾人生死的無明?
若要問天為什麼?不如問你自己:如今我所擁有的、我所做的一切,我是用什麼角度在看待這些事情?

當修道子缺乏學習之精神,道場便從此滯頓;當修道士激發進取的精神,道務便從此充實。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906614736102815/

普賢菩薩曰:
人工智慧產物,電腦、電話、傳真機,是否拉近親情、道情的心靈距離?白陽道場寶藏,聖訓、道義、資料,是否引起修道士自發性的覺悟?
因為容易、簡便,所以遲鈍;因為獲得、接受,所以不惜。
對一位探索者而言,開始一個偉大的歷程,比完成它更美好;從事相中提出啟蒙性的發現,比最後修飾它更重要。
當修道子缺乏學習之精神,道場便從此滯頓;當修道士激發進取的精神,道務便從此充實。

什麼是修道的原汁原味?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901691393261816/

公元二OO七年九月
師尊老大人曰:現在的修道少了原汁原味,因為裡頭摻雜了許多複雜的成份。有人事糾紛,有游移不定的心思,有惶恐不安的猜疑,有後天生活的不安定;令人道心漸失,道氣漸淡,此時是道場危機的開始。
什麼是修道的原汁原味?就是純樸、善良、虔誠。少了這些因素,外力的介入會讓你失去方向。
每人都在成長、也在改變;而成長和改變的意味是什麼?
是否懂得看人臉色,就代表你長大了?
是否氣質不同、外形不同,就代表你改變了?
不可否認這些也是從你心情的改變而呈現於外的改變。
可是值得深思的是,它的成份是什麼?
是變得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還是變得思想不純、離經叛道?這都是要自己認真考慮的。希望得自何種成份,而得來的結果,需要自己開朗、正面去接受。若用負面思想情緒接收一切的話,你的化學作用是雜亂的。


清口是超凡入聖的第一步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898926286871660/

清口是超凡入聖的第一步
公元二00七年九月
師尊老大人曰:清口是超凡入聖的第一步。
眾生有塵勞愛妄境界,迷失本心,不歸正道,自性佛法僧任意染著。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不皈依便心常愚鈍。
故清口為要習離慾、闢邪見,以利修行圓滿;心不生狂妄,眼不著財色,以益自性無垢。
修行須知,貪愛五慾必恣意過度,不自克服必見煩惱;有色聲香味觸法五境而起之五種情慾,亦有肆意而縱之五種慾望。
財欲:世間財寶本為助人,一旦貪戀用於享樂,則為非。
色欲:世間有男女,本為延續生命,一旦沉溺美色、不法出軌,則為非。
飲食欲:飲食所為求活命,一旦佳餚飲食無度浪費,則為非。
名欲:世間聲名可顯親榮己,一旦沉迷聲譽而不知止息,則為非。
睡眠欲:睡眠為養精神,一旦不知時節、精神鬆散、正氣消沈,則為非。
列舉五欲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然若怠惰過甚、以負為正,則為墮落之始;若有入聖之志,當藉此福份以輔修辦之任。
是以清口守戒者,當在常人常事裡,自覺不同常人之處,藉常事以學習聖賢之克己復禮,知覺五欲之艱難而渡己渡人。
師尊老大人曰:面對著你自然的欲望、渴望時,很容易不知不覺的就陷入,可是也只有你要靠著一種信念走下去,還有現在你需要做什麼事情的精神,努力的度過去,這才是降伏克己的功夫。話再說回來,聽完道理如果少了去努力實行的話,那麼你那一顆感動的心,早晚還是會睡著。要怎麼讓自己時時清醒,就是要時時發奮。
每次開完班會,你要做的,不是把道理整理好就好,而是再去想怎麼樣做才會更好。不然真理之後的感動,沒有行動的付出,這種感動,只是情緒而已;少了行動,你的感動只是一種想法而已。


上帝住在哪裏?無極理天又在哪裡?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892820580815564/



彌勒淨土在何處?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892857624145193/

O彌勒淨土在何處?
O何謂「兜率天」?
O何謂「彌勒內院」?
O如何才能入彌勒內院?
O何謂彌勒心法?




道場中有哪些事是你們在做的呢?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1892137490883873/

師尊老大人曰:
不管做多做少,菩薩心還是要有的。
道場一切事務,不以能力來論,而是用你想擔當多少來說。
有志氣的人,他認為只要學習,一定會進步。
小志小氣的人,他認為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會做,沒有上進心可言。
因此想做什麼樣的人,都由自己做決定。
功德是由信心生發,沒有信愿行證者,他做不出功德。
所謂只願講道,不願行道,是謂功勞;只顧守身,不做親民,是謂獨善;無心齊家,不樂修身,是謂孤寡;聞理信受,自覺覺他,是謂功德。
發心即見功德,惜福即是造福。少慾知足,正道精勤,修行不斷,功德亦不斷;功德不斷,福量必廣。
而修道最怕修成自己的道,貪婪頑固,以指令人,喜受而怨捨。
見聲名,則善柔便辟;見善愿,不能思效美行,且袖手旁觀,此無有功德,反為罪過。在道中,最喜悅的事是把道修成上天的道,隨順法喜。
得正道,則必傳承;悟正法,則必傳授,見困惑,願相助;見憂勞,願分擔;見善愿,無畏縮,此者可造無量功德。發心即是復活,復活者乃見本愿,如同 耶穌行 上帝之旨令留下印證。
而現在的你要留下什麼印證?你只有馬不停蹄,接受 上帝給你的,選擇 上帝所要的,才能成就平凡中的不平凡。
師尊老大人指出:
「修道最怕修成自己的道,貪婪頑固,以指令人,喜受而怨捨。」
「在道中,最喜悅的事是能把道修成上天的道,隨順法喜。」
是不是有很多的道場,不是「修成上天的道」,而是「修成自己道」?或修成老前人、前人的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