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3245030715594537/
師尊老大人曰:
那麼剛剛聽到了彌勒淨土,你們知道彌勒淨土在哪裡嗎?(在心裡、En corazón)
為師說的是現在實際上的法界,它存在於哪裡呢?
如果大家的心真的都是彌勒淨土了,那人間也早就是彌勒淨土了。為什麼為師卻沒看到呢?
可見彌勒淨土應該還沒在你們心裡,還沒在這個人間吧!
所以大家再想一下,彌勒淨土真的在你們心裡了嗎?(沒有、No)
那大家知道彌勒淨土「現在」在哪裡嗎?(在心裡)
○○,大家還是覺得在心裡,所以可見還是聽不懂剛剛為師說的話。
你好好帶動講解一下。
師尊老大人曰:
等一下。剛剛為師與大家的問答,似乎○○你也沒有聽清楚。(弟子過失)
有沒有補助人員稍做協助?為師是在問說,彌勒淨土如果已經在大家的心裡面,那麼一定也就實現在人間了才對,如果人的心裡真的實現了彌勒淨土,那人間還會是污穢的世界嗎?(不是、No)
所以由這個世界的現象界來看,可以知道彌勒淨土還沒有在你們的心裡實現。
所以為師要問的是:目前彌勒淨土的法界,現實存在於哪裡?(……)
因為還沒有在人間實現,還沒有在你們心裡面實現,那麼它現在暫時存在於哪裡呢?大家知道嗎?(不知道、No sabemos)
它現在暫存在兜率天,等著人心的感應、世間的感應才會降臨。
那大家知道兜率天的情況嗎?(不知道
師尊老大人曰:
兜率天乃凡聖同居土,內院有菩薩眾,外院有天人眾,雖兩者同居一處,卻好似世間人鬼雜居,無緣則兩不相見。
凡是人與天龍八部等非人等眾生皆可往生,但須信實理和實事,信因果及業力,以發十種心。
具品記格之後往生兜率境,猶須知外院有妙五欲之樂,妙者不可思議,莫說薄地凡夫,便是身色光明微妙之飛天,皆易受迷留。
汝等雖與 彌勒佛有深緣,且自思汝等在此,有具備入其境的資格嗎?會因愛戀而停留於外院嗎?真能超然得入內院嗎?
所謂「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
彌勒弟子不可不思!
點傳師講解至外院有妙五欲之樂時,形容有賭博、喝酒之誘惑及考驗等。》
師尊老大人曰:
○○,兜率外院可不是三關九口,被你解釋的好像三關九口一樣。
師尊老大人慈示:
妙五欲之樂—意思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議的妙境的那種享受,就是十分特殊的福報,
而你一被那些不可思議的五欲之樂所迷住、流轉,那就停留在外院享受福報。時間一到,福報盡了,依舊墮落。
《點傳師請示提問:微妙之飛天是什麼意思。》
師尊老大人慈示:
飛天—就是天人眾,就是像身有瓔珞珠寶香花還有很莊嚴的衣飾,那些福報非常高的天人群,都是在欲界、色界當中四處隨心遊走。
而他們雖然有很大的福報,可是到了兜率天的外院,也是會被妙五欲之樂給吸引住,也很難知道要求得正道,進入內院。
師尊老大人曰:
聽了這一段,大家覺得自己經過外院,有沒有信心能夠直接進入內院,而不貪戀外院的享樂呢?
師尊老大人曰:
彌勒內院乃是修持甚深法義、累劫積集無量功德成就等覺菩薩而暫居的補處所。
《點傳師講解至彼時眾生時》
師尊老大人慈示:
彼時眾生—就是說在彌勒內院的眾生。
眾生不一定就是代表凡夫,有情眾生就是包括一切有情的,所以生在淨土裡的也是眾生,所以彼時眾生是指彌勒內院的眾生。
師尊老大人曰:
大家會不會覺得今日為師跟你們講這些,好像你們都很陌生的道理?(No)
難道大家覺得一點都不陌生,以前就都知道了嗎?
回 師尊老大人的話。今天 師尊老大人所開示的真理很深奧,也很玄妙。)
師尊老大人曰:
早在癸未年,上天就已經明白告示大家『金公就位開路』,所以白陽期正式開始,彌勒佛應該早已應運,但為什麼彌勒淨土至今看不到呢?
你們要知道 彌勒佛不是來開闢淨土的,祂的愿是在淨土中成佛,就是要人間的眾生大家都能夠淨心向善,人間成為淨土,祂才下生應運來成佛。
所以 彌勒佛的愿,是要讓大家自覺自悟以後,才帶領大家進入彌勒淨土。
所以說 釋迦佛是在穢土當中教化眾生,但是祂所教化成佛的人,只有世間眾生的非常少數,而祂留下其他尚未成佛的其他眾生,都是要等待自覺淨心以後,才由 彌勒佛帶領大家一同成佛。
師尊老大人慈示:
妙五欲之樂—意思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議的妙境的那種享受,就是十分特殊的福報,有很大的福報的天人才能夠往生到那裡去。而這個福報並不是考驗,但是卻是讓在經過外院的人,都能因為他過去的信仰、過去的功德而盡情的享受。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鼻子所聞到的,舌頭所嚐到的,身體所感觸到的,都是最上等、最柔軟、最美好、最華麗的那種世界。
所以沒有人間那些低下卑劣的行為,但是卻有讓你覺得最嚮往的世界存在,而你一被那些不可思議的五欲之樂所迷住、流轉,那就停留在外院享受福報。時間一到,福報盡了,依舊墮落。
師尊老大人曰:
彌勒內院乃是修持甚深法義、累劫積集無量功德成就等覺菩薩而暫居的補處所。
簡而言之,此淨土就如一座美侖美奐而莊嚴勝妙的雄偉講堂,駐內者於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之種種妙樂,皆知足知量。總的來說,其中活動唯有說法、聞法與悟法。
故淨土中一切鳥獸、流水、風鈴、樹籟及天人天女話語,種種聲音無一不在說法。
更有佛菩薩晝夜六時開演妙道。
正如昔日蘇軾談禪有悟,偈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彼時眾生口常說法,心無非法,身皆是法。
於此法界中尚不能上增出離心,則無所謂根器矣!
這樣大家了解嗎?(了解、entendemos)
當然在座有許多人覺得 彌勒佛、兜率天等等,好像與這裡的文化十分的遙遠陌生,那為師再用一個比較讓大家可以理解的事實來講。
比如說基督救世主要復活,那祂現在在哪裡?是不是也在等待中?
所以基督的再降臨,與 彌勒佛的應運一樣,都是等待天運的到來。
並不是說未來的世界就是某位仙佛的世界,更不是說未來的淨土就是某位仙佛的淨土、就是誰做王。而是所有的諸佛都在等待上天天命天運的到來。而天命天運的到來,就看在人間眾生的覺醒程度。
這樣講,大家會覺得比較親切、比較清楚了嗎?(是、Sí)
看來你們對聖經的了解,比佛經了解的還多,是吧?(是、Sí)
但以後只要是道學,都融會貫通好嗎?
所以為什麼 彌勒佛現在還是在補處地呢?
補處的意思就是像說用一個世俗的比喻來講就是,一個國家的元首任期已經滿了,而下一任的元首也早已經選好,大家推舉出來。甚至整個新的府員、閣員都選好,大家都具備好建立一個新的國度的資格。而選這些元首、府員、閣員的資格非常的嚴厲,如果讓他們來掌理這個國家,必定是這個國家非常安定、和祥、美好的時期。但是他們卻遲遲沒有就任。
所以說就是,他們具備了資格也在等待就任,叫做補處,叫做等覺。
但是他們卻沒有就任,為什麼?
師尊老大人曰:
大家在用餐時間就稍做個深思,看自己對早上所講的能不能夠有一個全盤的了解,還有哪些疑問必須馬上做解答的,那等一下可以做個請示。
譯:對於 師尊老大人的問題,我從前賢那邊學習到,彌勒就是 耶穌,在白陽期說 彌勒要來,但又為何說還沒來?這是我想了解的,感謝 師尊老大人慈悲。)
師尊老大人曰:
這個就是你沒有融會貫通的地方,剛剛為師已經說過,譬如世俗上的首相,下一任元首已經選舉出來,那你能說他不存在嗎?當然是已經存在,只不過是還沒有辦法上任而已。那這樣與你的疑問有相違背嗎?為師並沒有說還沒有到來,只是說還沒有辦法就任而已,這樣還有疑問嗎?(No)
好,坐下。
師尊老大人曰:
還有人問,兜率天的補處淨土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似乎也非常有點奇怪,
不然你們人生在世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你們認真想過嗎?
人生在世當然是要積極實現超越人生命的目的,而使這一生的光輝令下一世更加圓滿、更加昇華,對不對?(對、Sí)
而補處菩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在未來在人間成佛,這就是 彌勒菩薩的愿力,所以祂才示化了彌勒淨土,與其他淨土不同。
所以剛剛為師有說到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還記得嗎?(記得、Sí)
如果你用心領悟你就會發現,佛明明是涅槃圓明的自性,為什麼不住涅槃呢?因為祂要來在人間渡眾生,所以不住涅槃。
那祂為什麼不住生死,因為祂已經覺悟是佛,所以祂也不在生死輪迴當中。
所以補處的目的是什麼?還是剛剛那個比喻,你選舉做元首做什麼?當候選人為了什麼?這樣大家有答案嗎?
當候選人當然就是要實現你的理想,等到你真正就任的那一天,你要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帶領大家實現共愿,不是嗎?
師尊老大人曰:
好,現在還有何疑問,再起來發問。
弟子首先感謝 師尊老大人讓弟子有發問的機會,不知是否巧合,弟子昨天已把要問 師尊老大人的一些問題打草稿,然後歸納了四大部份;三大部份已得到解答,但還是有一些問題,弟子還是沒有辦法了解,懇求 師尊老大人為弟子開示。還有一些問題例如說,過去普渡後的修道人有幾成,有幾部份是無法回到兜率天,有幾成,就留在外院?有幾成是進入內院?又有幾成是達到更上層而回到與上帝同在的理天呢?而沒有求道的人是否也可以到此兜率天?有那些人有得道?耶穌的門徒是否有求道?……)
師尊老大人曰:
等一下,一個一個問題,一個一個發問。(感謝 師尊老大人慈悲)
你剛剛講到說,究竟多少人在兜率天?多少人在其他天?
那為師反問你一句,多少人生在東南亞?多少人生在南美洲?
(弟子無法了解正確的數字,但弟子想知道的是幾分之幾?)
重點不是幾分之幾,你真的很關心世界五大洲分佈人數到底幾分之幾嗎?
重點是在於說,生在哪一天都是依照個人的因緣、個人的修持、個人的行法,信願行證而有所皈依。
這與地球上人口的分佈也是一樣,你要問為什麼這個地方人口分佈如此,其實並沒有意義,而是關心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出世的人都遭受這樣的劫難或在這個地方的人都能得到這樣的福報。所以修道人關心的並不是在於數目字上的計算,而是在於識透因果輪迴生死的原因,並且由此發心去渡脫。
師尊老大人曰:
至於 上帝又住在哪裡這個問題,你應該想是什麼創造了萬有?
上帝不在某一天當中也不在某一世界當中,而是在所有天、所有世界、所有法界裡。
這樣的說法也不太正確,應該說所有的萬有都是在 上帝裡。
所以若有人問說 上帝是不是在兜率天中,還是在無極理天中,那就是妄生分別。無極理天也不是一個個別個自的天。
就像你依賴空氣而生,你能說空氣在哪裡嗎?但這是一個形容詞。
無極理天既然是一個完全究竟無極的,真理當然是遍滿一切,又哪裡能分別它的界限,又哪裡能說它在哪裡呢?
當然每每仙佛會說回歸無極理天,但其中的含意就是回歸一個寂滅的境界,不再繼續與人用對待言語交談等等,而回歸祂原來佛體自在寂滅的境地。並不是真的離開這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因為無極理天既然沒有對待,沒有對待就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那你要如何從這裡跑到那裡?
這樣聽得懂嗎?(弟子回 師尊老大人的話,略懂。)
好,還有疑問嗎?
弟子剛才還沒問完的問題是:聖經上有哪些人有求道?耶穌的門徒是否有求道?西方的聖人有沒有得道?如果以後道親說聖經裡有天命金線的傳承,如何回答?)
師尊老大人曰:
在東方有道脈的傳承,明明確確大家有道統道脈可查,但是在西方並沒有這樣的記錄,所以也不必去考古。只要是真修的,許多殉道者、傳道者,在白陽應運時必然會再來臨,必然會再得道證道。上帝不會辜負他們所做的一切。
這樣還需有疑問嗎?(沒有疑問了)
其實你說沒有疑問,但是還是覺得不太滿意,對不對?
(師尊老大人慈悲,能否允許弟子問其他有點離題的問題?)
師尊老大人曰:
就剛剛那個問題來講,大家有沒有疑問過 耶穌有沒有求道?
有疑問過的舉手。好,放下。
沒有疑問過的舉手。好,放下。
非常堅信而且有證據的人舉手。好,放下。
起來講講看你們的證據是什麼。
信士回 師尊老大人的話,耶穌是在印度求道的,在一篇報導裡,還有在課堂中有讀到、有聽到,不知道是否就是這樣?可是信士所知道的是這個樣子,就是 耶穌在印度求道,信士也堅信 耶穌有求道。)
信士回 師尊老大人的話,耶穌他有經過日本。也曾和母親去過中東。並且是可蘭經裡所記載的一位先知。求師尊老大人慈悲。)
信士回答 師尊老大人的話,根據西方的聖經在約翰福音裡,當 耶穌接受施洗後在祂的頭上出現了一隻鴿子,而在那當下求了道,這就是在聖經裡所留下來的印證,感謝 師尊老大人慈悲。)
:信士回答 師尊老大人的話:我在墨西哥常去的教堂裡,那裡有一幅 耶穌非常用心地在佈道給一位跪在祂面前的人,這就是印證 耶穌在傳道時,用手按在那人的額上。感謝慈悲。)
師尊老大人曰:
當然大家所講的都有道理,也有一部份的印證,不過卻難以解釋為什麼福音記載卻從 耶穌出生之後就直接空白了一整大段,而這一段的人生,祂做了什麼?
如果說是祂在求道的話,那為什麼從出生以後難道祂就開始行動了嗎?而祂在施洗約翰給祂受洗之前,施洗約翰就告訴祂,他沒有資格幫祂受洗,因為 耶穌的位已經比他高,所以施洗時的神跡也只是印證祂有道,而不是印證祂當時得道。
其實大家疑問重重。當然你們對求道的定義,或為師對求道的界定,也不必再以此去釐清,但你們可以稍做回想,聖經中明白的記載,耶穌出生以前,是不是就已經有三位博士看見異象來找祂了?(是、S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在道場中的代表不是已經很特殊了嗎?
而三位博士帶的東西是什麼?黃金、沒藥、還有什麼?(香)
那八寶裡面最基本的是什麼?
是不是燈需要油,祭祀 上帝需要香,還有求道需要功德費。不是嗎?(
設想當初無論 耶穌當時是否當場就已經受到明師指點,但是至少祂在當時就已經確認祂必須求道,並且有求道必備的東西,所以祂後來的人生沒有記錄的一段,都是在訪道、尋道,因為祂自一出生就已經確認道的存在。
所以你們剛剛所講的都是後續的發展、後續的事蹟。
至於 上帝有沒有天命讓祂去傳承?為師只能告訴你們:白陽道場有白陽應運的天命,所以過往無論在任何地方,有沒有道的傳承,如今一樣要歸於白陽道運當中修道、辦道。那再去追問以前到底誰求過道,也實在並沒有意義。
至於 耶穌與 彌勒佛是不是同一位神,這個問題為師的答案是,所有的仙佛都是 上帝的化身,你們也都是 老的分靈。所以說你現在摸摸你旁邊那一位告訴他:「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你們獻香中拜了那麼多位仙佛,不一樣都是在拜 上帝嗎?(是、Sí)
一定要去區隔哪一位仙佛是哪一位仙佛的化身,那不也是分別心嗎?
有時候經由結緣訓了解到諸佛的修行歷程,這是讓你們發心效法,但不是讓你們去分別。這樣大家了解嗎?(了解)
師尊老大人曰:
聽到這裡,是不是沒有疑問了?
《有位班員舉手》
是關於早上的聖訓的疑問嗎?
有一事請問 師尊老大人:當我們回到彌勒內院,又因為我們必須要救渡眾生而回到人間,那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回到天上去,那我們還有機會再回到彌勒內院嗎?)
師尊老大人曰:
如果所有的人都成佛了,那人間就是彌勒內院,你又何需再回去另一個彌勒內院呢?這樣還有疑問嗎?
與大家對答到現在,你們知道為師感覺怎樣嗎?(不知道、No)
感覺為師這群徒兒真是傻得可愛,不過至少先告訴你們一點,為師來這裡可不是作你們的字典。
你們有很多時間可以研究道學,可以精進學問道義,不要把那些時間浪費掉,然後才在班中發出一堆疑問,這樣好嗎?
師尊老大人曰:
好,點傳,簡捷的帶動一下。
師尊老大人曰:
彌勒菩薩一直以法相唯識來引渡有緣,斷惑證真了悟生死。
大家身為彌勒弟子,是不是常常聽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大多班員默然》
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譯:感謝老大人您的慈悲,但是我不確定自己回答的對不對。三界由心造是因為因果定律的關係,也就是說,每一個當下,根據我們的心產生不同的心念,這些心念造成在三界的投影,時間點可以在現在或未來。只有真理的世界是有實體的,三界並無實體。這是弟子的認知。)
這個道理是前輩者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體悟的?
(譯:回答 師尊老大人,弟子剛開始是聽前輩者講的,我不能自滿地說我已經完全了解,在最近的修道過程當中,自己對因果律有所體會,所以不敢說完全可以了解,但是有所體悟。)
師尊老大人曰:
雖然在座各位,層次可能有些參差不齊,不過相信對於剛剛這位班員所講的,基本道理大家還是懂的,只是你們究竟是聽過而已還是有用心去思維研究,這就產生了自己程度的深淺。所以大家平日要多加用心,不要永遠只是一句後學淺學。好嗎?(好、Sí)
提筆。
師尊老大人曰:
神將神格的一小部分投射到每一個人性的個體之中,就產生了每個人的我體識,我體識中作為意識與潛意識的佇藏所。
佛陀住世說法時代,時言眼、耳、鼻、舌
師尊老大人曰:
神將神格的一小部分投射到每一個人性的個體之中,就產生了每個人的我體識,我體識中作為意識與潛意識的佇藏所。
佛陀住世說法時代,時言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功用,卻甚少言及潛意識,更幾乎不提及潛意識之下,還有個含藏執持根身器界萬有種子的我體識在內。
解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其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即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我體識。
雖是多重多邊無量神格的一部分,但佛聖罕言的原因,就因若人一旦將其執著為我,便是與神分割。故有言曰:「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
但就因佛陀不對淺修行者說明談及,是以後人總為這個我的定義而起諍論。
然而我體識就是人的組合本質,久已變質,你不承認它、你不觀照它、你不淨化它,它就真的不存在嗎?
師尊老大人曰:
法不孤起、心因境有,故在因緣和合中產生認識、判斷、情感、思慮、分別、集合,種種心識密密相續,此乃心與識一體兩面而作用之。
然此心不是人胸中肉團心,也非人腦殼中腦袋,雖失去大腦就沒有識,但大腦並非識。好比電燈電泡發光,但使之發光的是電流,無電流,即使有電燈電泡如何發光?如此亦然,失去識的作用則空有大腦。
故知大腦是物質性的器具功能有其質礙性,識蘊則是無質礙之發端指令。
人心一起善念則千言萬行之善法相隨,人心之一起惡念則千言萬行之惡法相助,
意識之盛勢強銳,所謂「動身發語獨為最」,而執此自我,以識為用,雖常在表意,久則轉入潛我。
潛意識又名染污意,因其一切皆以維護自私自利以為中心
我體識又名果報體,乃由一切以上種種種子,由因生果,由果造因,因果同時。
譬如性質不同之江河水混流入大海,而各業各力同然複合成混雜之果報體。
果報體之變現皆由種子而來,
所謂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師尊老大人曰:
○○,後面為師還有對大家比較實用的,所以這一段讓大家了解個概念就好。
師尊老大人曰:
剛剛講的這一段,三界唯心,萬法為識,大家會覺得這種道理太艱難深奧了嗎?
既然大家不會覺得太深奧,那代表你們平日也是都有在用心。
但是真正的用心就是要達到效果,如果你只是了解這個道理,但你的我體識並沒有轉識為智,你的潛意識還是以自我中心為主宰,你的意識還是隨著境緣造作業力,那麼這些道理就變成空談。
為何 彌勒佛在下生人間之前,就不斷的在以各種化身法身來闡示唯識的真理,因為唯有人心淨,佛土才能淨。人心不清淨,以種種的心識流轉生死,那佛土永遠不會來臨,世界永遠不會清淨。
大家看看自己發愿開荒、發心修道,但是自己的心識有沒有淨化?道心、道念、道氣、道貌有真的培養出來嗎?有嗎?(沒有、No)
如果有的話,為師也不會說這些了,對不對?(對、Sí)
那大家日後好好的從心識下手。
心與識是看不到的,但是至少你能從看得到的東西知道看不到的東西存在,所以大家就從看得到的地方改進,來使看不到的心識昇華成就。好嗎?(好、Sí)
提筆。
師尊老大人曰:
入內院者,須能以人心合天心,歸根復命,得三種究竟。
一曰唯心識定
一曰心一境性
一曰事理不二
此三者,須於實際經驗中踐形。
師尊老大人曰:
○○,為師說的三個重點就是唯心識定、心一境性、事理不二,
三個都是讓心歸於一處,你就著這個重點繼續講解。
師尊老大人曰:
大家看了這三種究竟的境界,覺得自己有具備這樣的資格嗎?
師尊老大人曰:
你們不是都想進入彌勒內院?(是、Sí)
那對於唯心識定、心一境性、事理不二,覺得自己做得如何呢?
當然這是一個究竟,大家現在能夠發心願意往這個目標這個方向做,為師就已經非常高興了。
你們願意往這個方向去做嗎?
師尊老大人曰:
不過首先為師看你們現在的心識好像不太定,已經有點覺得疲累了,身體坐在這裡,不過心識似乎已經不完全在這裡了,是不是?(不是、No)
那在這個境裡面,你們的心還是一致沒有改變嗎?(沒有變、No)
雖然你們這樣說,但是道理總是說要體恤人,對吧?
那為師也要事理不二,體恤一下你們。
現在給你們五到十分鐘,你們起來活動一下,或者補充體力或者休息一下,時間足夠了就各自回到各自座位,但回來時能夠更加的有精神,這樣好嗎?(好、Sí)
好,那現在就行動。
師尊老大人曰:
短暫的休息時間裡,大家有沒有偷偷的看時間?(沒有、No)
知道現在時間幾點的人,就轉念佩服一下自己,相信自己的境界不錯,可以再更振作些。而不知道時間的人,那就還是一樣不知道,安心下來繼續聽課。好嗎?
師尊老大人曰:
佛名正遍知,佛名善逝。
善逝者能知解脫義而妙離生死海,如來者即乘如實道而再入於世間。
故善逝、如來二者皆佛之示現,能自在往來於娑婆也,以破眾疑網,轉正法輪。
故求迴真向俗,猶如大學問家發心教授童蒙小兒,首當去蕪存菁,以簡御繁;再則行解相應,不尚虛論。
孔子便是從適應世諦流布,而由現實人生之實踐入手,故曰:「未知生,焉知死?」故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這不是輕視終極時刻的重要課題,而是在重視終極關懷中,以知生為知死的基本條件,以事人為事鬼神的基本信念。
最可惜的是,許多道場中人,只在生死事、祭祀間宣揚用心。
家業、學業、事業、創業、營業、商業其中忘失自己修道的身份,而無心無道無佛。
須知,向外尋求淨土就是邪見謬解,企圖以死登天就是邪教旁門。
切記!莫作最後斷法人!
《○點傳師請示 師尊老大人何謂善逝》
師尊老大人慈示:
善逝與如來—兩者是互相對應,所以後面有提到,善逝者就是能夠知道解脫的真義,然後很不可思議的離開生死苦海;而如來就是用真實的自性證道能進入這個世界。所以善逝跟如來,就是在比喻佛能夠來往十分自在,不受世間生死的束縛,祂們來往都是為了渡眾利生。
《點傳師繼續講解至終極關懷》
師尊老大人慈示:
終極關懷—就是現代人所謂的死亡。所以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使許多人認為孔子只關心人生,不關心人死的時候情形如何,死後的世界又如何。所以這裡才會說,是在重視終極關懷的情況下,來做這樣的開示。
提筆。
師尊老大人曰:
昔日 釋尊告示 彌勒菩薩,末法時期眾生當行四法,不失正道。
有偈曰:「不求他人過,亦不舉人罪,離粗獷慳吝,是人得解脫。」
一者不見人過—修行人且自顧不暇,何暇尋隙造釁?
六祖曰:「是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日日尋求他人過失便是極大罪、便是極惡念。
然而不見世間過,非指修行人對錯誤都視而不見,
更絕非是非不分、毫無正氣正義的鄉愿心態,而是將世間過都視作自身過。
二者於諸菩薩過犯終不舉露
三者於諸親友、施主不生執著
四者永斷粗獷之言
《講師講到所謂無希望心得大利益》
師尊老大人慈示:
對敵人,人通常都能夠不執著不會去要求、去希望對方要對自己怎麼樣。可是對親友、對施主,卻會產生執著,希望對方對自己怎樣,要求對方對自己怎樣。
所以這句就是說,與你關係親近的人,你依然能夠沒有執著,不要求他的意思。
師尊老大人曰:
點傳們到前面來。
以往聖訓,人事最喜歡斷章取義,總喜歡取你們喜歡講的部份講,結果整個重點都被刪除,只不過照你們喜歡講的部分講,那不如你們自己去講、自己去造,不是更有用嗎?聽得懂嗎?
還有一點,為師要你們思考的是:大衛王一直希望祈求上天能夠讓他為 上帝建造聖殿,可是 上帝一直不允許,只是告訴他說,他的這個意思甚是好。這個在列王記中,你們去翻找就可以找得到。
為師想告訴你們的是:◎◎道場早已經承受了建造 上帝之城的使命,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助緣可以幫助你們開始,更別說是完成,難道你們也是像大衛一樣並不是 上帝揀選的嗎?
但為師這個意思,並不是要你們就硬體上去勉強完成,而是至少內容上,你們要省思,為何過去種種助緣一一被切斷?其實不是沒有助緣,也不是沒有機會,可是一直沒有成就,那代表◎◎真的有問題。你們就這個問題去想,不要以為為師是在催促你們建造硬體。為師的重點是,你們到底是不是淪落為大衛王的境地。聽得懂嗎?
師尊老大人曰:
最後要告訴你們的是,雖然天訊所講的似乎十分的艱辛困難,也有很多你們覺得深奧且玄祕的地方,但是,彌勒心法不是知識、不是學問,而是內明。
所以大家今日所聽的許多不懂的地方,回去好好研究,不要覺得不懂就灰心喪志,只要繼續用心用力,終有一天你們能達到悟境,這樣明白嗎?(明白)
為師就在此祝福大家能對彌勒心法有所貫通,日後確確實實成為彌勒家眷,好嗎?
師尊老大人曰:
最後要告訴你們的是,雖然天訊所講的似乎十分的艱辛困難,也有很多你們覺得深奧且玄祕的地方,但是,彌勒心法不是知識、不是學問,而是內明。
所謂的內明,就是內明學,是一種心知肚明的自我了解。
往日所學的種種,千佛萬聖千經萬典,怎麼學都會感覺有所不知、有所不通,只有達到悟境—孔子說自己不是多學而識,而是一以貫之,這就是悟境。
當大家用心到悟境的境界時,過去不懂、不通、不足的,便會一一浮現出來,你會知道原來就是如此,如此真實、如此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