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3125424660888477/
師尊老大人曰:為師就用三個名詞來做一個區分:
一個是超我—也就是所謂的原靈;
一個是本我—也可以說就是現在的你;
一個是自我—也就是你這世當中,你所形成的性格。
本我與自我,會在不同的環境當中,經歷他那一個空間的一切。
譬如,你這一輩子是做科學家,也許同時另一個自我卻是一個文盲;
也許現在的你是一個修行家,但另一個自我卻是浪蕩人。
大家或許會疑問:
怎麼同樣這一個超我原靈,會有這麼多不同的遭遇,以及在人世間的身份呢?
一個層面就是說:你必須在人世間經歷各種不同的環境,學習到其中的智慧。
做科學家的你,發明各種不同的理論,或者方便人類的用具等等,用這種方式來貢獻、來提昇你自己的智慧;而身為文盲的你,雖然是不識一字,但是也許在你的週遭環境當中,會有很多排斥、瞧不起你的人,或者讓你生活很困苦,從這種困苦的環境當中,你如何去學習,該怎麼修持自己、該怎麼改變自己,並不是只有認命而已。
不同的人生遭遇,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所得。
你的這些感觸、所得也都會與超我有一種聯繫,但是現在的你都還不完整。
假如你這一世的修行有提昇時,也許下一世你的境界更高、智慧更深,或者福報更多。假如你繼續修時的話,能夠突破在人世間的這一個次元,那麼你就會再進入到另一個實相的次元;就如同佛經裡頭所說的三十三天,每一天是不同的次元、不同的境界。
主要是你靈體的提昇有多高,你就會進入哪一個次元。
但是以修行的層次而言,卻是最雖然在平凡人的這個次元,是障礙最多的,但是以修行的層次言,卻是最好的環境。
院長大人曰:
※有云:「法是無生之法,無生即無虛妄;法是空寂之身,知空寂而了法身,是真解脫。」
故眾等莫在諸法中又令自己陷入另一個迷妄。
何謂迷妄?
心聞菩提,起心取菩提;聞說涅槃,起心取涅槃;聞說空,起心取空;
聞說淨,起心取淨;聞說定,起心取定。
此皆妄取空見,亦是佛縛法縛,欲以妄心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又偈曰:「說即先佛而後法,聽即先法而後佛,若論佛法本根源,一切眾生心裡出。」
是以當下懺悔,乃懺其業識因果所引發之習氣通病,悔者,無非悔其無知不明所種下之罪惡種子,於此使心漸清漸明,以成佛道。
然而此心如何才能有所明徹?
一是因緣生起時,承擔;
二是因緣過去時,放下。放下即是實地。
※真理不是來審判人的,而是給予你生命有新生的機會。
如果你只停留在有限的時空與環境,你的心就會產生煩躁、無奈、不安、不耐、困頓,這些干擾是來自於你心引發外界的侵入;如果你能超越時空,忘記疲憊、忘記時間,一步一步進入真理的法界,你的心就會處在安然、祥和、感恩、堅定,以著無比的謙卑接受教育。
只有懦弱的人永遠在原地踏步,永遠做不到不可能的任務;一個充滿正氣、堅強的人會告訴自己:我一定能達到上天的標準,無論如何困難都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