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osts/4487395531358043/
師尊老大人曰:
所謂耳順者,乃外在感官都成為自性靈糧的資源,而非障礙、非敵人。
試想伊甸園之中亞當、夏娃為什麼失去了純真喜樂?因為意識開始作用,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的啟動,人就受感官慾望所遮蔽、所左右。
梵歌云:「眾生的黑夜正是自律者清醒的時刻,而眾生清醒的時候就是內省聖者的黑夜。」這裡所講的眾生就是意識感官,而自律者、内省聖者就是玄關。唯有守住真如,不流於滔滔慾望之人,才能到臨終都不被污染。善用感官為自性主人增福修慧,無論是聽的或說的皆是如此。
譬如話語本是用來祝福、用來創造的,每一句話語都有它獨特的能量,從你自性流出就能改變某件事。
太初創世紀時創造的每一個步驟都是「上帝說」。
上帝說要有光,就分了晝夜。上帝說要有水,就分了海陸。上帝的話能成就一切,修道人由自性說出來的話也是一樣。能到這個境界的也只有聖人了。
師尊老大人曰:
大家把孔夫子的修道步驟聽了幾個步驟去了呢?(五個)
師尊老大人曰:
那你們還想聽最後一個嗎?(想)
其實最後一個很簡單。你們想,孔夫子前面五個都做到了,他是不是聖人了?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是聖人了,聖人的心,所以從心所欲當然不踰矩。因為他用聖人的心來做一切事、來想一切事,自然都是聖人的成就。那為師還需要再多加解釋什麼嗎?
最重要的是,賢契們要常常的反觀自己是什麼心。從心所欲這四個字裡最重要的字就是這個心。你從凡夫心所欲的就是凡夫,你從盜賊心所欲的就是盜賊;你從菩薩心所欲的就是菩薩,就是救人、就是渡世;你從聖賢心所欲的就是聖賢、就是模範、就是標竿、就是準則。
當然一個人的心常常在變,所以大家可以從自己的欲、自己的希望去常常的反省自己是什麼樣的發心。
你們說你們清口以後希望怎樣呢?你們用什麼心來清口?你們有什麼樣的愿想要達成呢?
這時候大家好好想一想。想一想今天從道成肉身一直到後面的志於學、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而耳順最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每一個環節都是修身、都是修心、都是要往一位佛菩薩的路上去走。希望你們都能夠明白這些,也都能好好的發心,好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