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明八識,入第九識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3003118159785795/

院長大人慈悲:

八識—識田懺悔,罪不能淨,恐續生輪迴種子,故意識先除,不違法印(梵語 dharma-mudra。法,指佛法;印,即印記。法印係指證明為真正佛法之標準。),投契懺悔(情意相合)。

何謂識?(識:認識作用。塵:眾生以六識緣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稱為塵)

一、眼識著於色塵,心生妍醜。

二、耳識著於聲塵,心住譭譽。

三、鼻識著於香塵,心執美臭。

四、舌識著於味塵,心生苦甜。

五、身識著於觸塵,心逐憂戚。

六、意識著於法塵,受事理障。

七、末那識(banas)為前六識所依,常著痴、見、愛、慢,以第八識 為我,以一切塵境為實相。(思量之義, 因第六識乃以末那識為所依,故知第六識之所以稱為「意」者,即由「依意之識」而來;其識之本身即名為「意」。所以第六識為識,第七識是意。又:藏識為本識,轉生第七識。和其他六識皆為末識,因由八識所轉者,故此七識又稱轉識。)

八、阿賴耶識名為藏識(Alaya),薰習蘊積,固執不放;為前七識之根,內含善惡種子,因境生心,心行成業,輪迴相續。六識之用,由後二識所生,後二識本無實體,云何為有?人執著故。故人至夢時,前六識何有所覺?是以阿賴耶為用,醒時則六識復現;人至迷時,而自性何存?及其覺時八識無礙;性本無異,用則不同,在迷曰識,在悟曰智,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則迷自本心,見則見自本性;意不必著,除八識而後懺悔淨盡,於日常起臥間,勿令識得其便,時以天心自勉,則排遣不費力矣!

真理可以頓達,此情不可瞬息化之,如以規章自勵,精勤於戒,則如風頓止,波浪漸息;識不必除,自性內見,則識非也。

九、阿摩羅識,(amala,意譯無垢識、清淨識、如來識(tathagata 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涅槃之義,故又稱如去)。 白淨無垢識。此識乃一切眾生清淨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非生死之能羈,非涅槃之能寂,淨俱泯,湛若太虛。故攝論宗認為轉阿賴耶識之迷而回歸覺悟之 清淨階位,即阿摩羅識。

師尊老大人曰:

神將神格的一小部分投射到每一個人性的個體之中,就產生了每個人的我體識,我體識中作為意識與潛意識的佇藏所。佛陀住世說法時代,時言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功用,卻甚少言及潛意識,更幾乎不提及潛意識之下,還有個含藏執持根身、器界萬有種子的我體識在內。

解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其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adana)即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我體識。雖是多重多邊無量神格的一部份,但佛聖罕言的原因,就因若人一旦將其執著為我,便是與神分割。

故有言曰:「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但就因佛陀不對淺修行者說明談及,是以後人總為這個我的定義而起諍論。然而我體識就是人的組合本質,久已變質,你不承認它、你不觀照它、你不淨化它,它就真的不存在嗎?

集思重點—我體識、意識、淺意識、多重多邊無量神格。如何淨化我體識?

佛名正偏知,(無所不知),佛名善逝。善逝者能知解脫義而妙離生死海,如來者即乘如實道而再入於世間。故善逝、如來二者皆佛之示現,能自在往來於娑婆也,以破眾疑網,轉正法輪。故求迴真向俗,猶如大學問家,發心教授童蒙小兒,首當去蕪存菁,以簡御繁;再則行解相應,不尚虛論。

孔子便是從適應世諦流布,而由現實人生之實踐入手。故曰:「未知生,焉知死?」

故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這不是輕視終極時刻的重要課題,而是在重視終極關懷中,以知生而知死的基本條件,以事人為事鬼神的基本信念。最可惜的是,許多道場中人,只在生死事,祭祀間宣揚用心。家業、學業、事業、創業、營業、商業其中忘失自己修道的身份,而無心無道無佛。須知,向外尋求淨土就是邪見謬解,企圖以死登天就是邪教旁門。切記!莫作最後斷法人!(善逝者就是能夠知道解脫的真義,然後很不可思議的離開生死苦海;而如來就是用真實的自性證道能進入這個世所以善逝跟如來,就是在比喻佛能夠來往十分自在,不受世間生死的束縛,衪們來往都是為了渡眾利生。)

註-

心—則指第八阿賴耶識,含有積集之義,乃諸法產生之根本體,故亦稱集起心(起心),即阿賴耶識蓄積種子而能生起現行之意。又稱藏識,有所藏(內容)、能藏(能力)和執藏(執為己有,故心有執有之意)

對此,前六識稱為「識」,即了別(了解分別)、認識作用;

第七末那識稱為「意」,即思惟作用。

性—pakati指本來具足之性質、事物之實體(即自性)、對相狀而言之自體、眾生之素質(種性)等。即受外界影響亦不改變之本質。

性如是:「性以據內,自分不現(達成某一修行境)」謂人目不見,若天生,長無改變也。「如木有火,遇緣則發」「謂如木有火性鑽即火出也。」

身—kaya指身體、肉體而言,身根乃眼所不能見之精妙物質。

念—sati心所名,(梵語 caitta。又作心所有法。從屬於心王。與心相應而同時存在,為種種複雜之精神作用。以從屬於心,故對心所而言,心謂「心王」。相對「心所」而言,六識或八識之識體自身稱為心王,為精神作用之主體。

對所緣之事,明白記憶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憶。。(一念=九十剎那ksana1/75秒=八萬一千生滅)

欲— chanda又作樂欲。心所名,意謂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業之精神作用。唯識宗則謂,心捕捉對象係由作意之作用(作意,梵manaskara,警覺之義;能令心警覺。突然警覺而將心投注某處以引起活動之精神作用),非由欲之作用。

故欲非從一切心起(起一切實相,一切法之心),僅係對願求對象所起之別境(指由特定境界引起之心理活動,與「遍行」相對稱)。

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善欲為引起精勤心之根據;惡欲中之希欲他人財物者,稱為貪,為根本煩惱之一。

(禮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性中嗜慾掃不淨 所處之境多繽紛。

自尊心-自護偏見,可以說是自尊心,自尊心會讓人拋棄對糾正這些錯誤的努力;但是,若肯用心,要糾正這些所謂的偏見也不困難,但也不容易。

人會死,道場會亡,要做好復活的準備。

上帝對人的永世的目的,便是復活。是基督再臨,彌勒下生的新天地。這個新天地,是早已存在於過去,也存在於現在,並是所應祈求將來降臨的。復活當然是從心-良心、良知、良能的復活開始。但真正的復活還是要在復活的世界裡、法界裡,才有真正復活的存在。

所以一個人要保持覺醒復活靈明的狀態,必定要由心生法界,只有你能夠真正創造出心境的法界的時候,你的復活才是真的。

若你真的由自心,念念清淨做起,就算你不能生出淨土的法界,不能實現復活的現象,但也必定會被上天諸佛,指引你復活的真正道路。

要相信自己心中的明燈足以破除黑暗,要相信自己心中的能量足以轉化一切,這個相信不是一種狂傲而是一份使命感的實踐,唯有直下自覺,直下擔當,作好死亡與復活的功課,化人間為淨土。

如何活化心中的明燈,心中的能量?如何做死亡與復活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