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0180928746210/permalink/2551107738320175/
'師尊老大人曰 : 道體與萬流萬行萬化萬相之交流,其互動既不是抵禦,也不需攻擊。
兩者不是零和遊戲,故須減少內耗,加強協力。
修子於此中絕不能落入貪奇忘本,亦不得自是封閉。
炫耀性質的道理,因為不能實用或不會應用,終將成為逃離道理的反智弊端。
故能善用、能應用,皆須由心起行。入道有二門 :一曰理入。二曰行入。
理入者一藉言悟宗,壁觀凝住,與理冥合,寂然無所住,名為理入。
行入者一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自思無量劫來,常起違害冤戾,宿殃果熟,甘心受報,識達故能逢苦不憂,是謂報冤行。
得受往昔勝緣,遇善得名利順,平心常心、直心寬心,長遠心故不起他想,是謂隨緣行。
形隨運轉故起,萬像百體相從,素位而行,樂天知命,信解真相皆是妙空,是無所住行。
法性唯求能捨,無所著住依附,法體無慳,但淨其意,所行無染方稱於法,是謂稱法行。
白陽諸菩薩,謹記一句話 : 「明知其空,轉而修有。」實乃證理、證行之大要。若不能明明白白悟入一切皆空,則必然在因緣當中迷惑執著,起心愛恨,如何證理?
然而在知空解空當中,若不能清清楚楚將之一一應對,在有中好轉好修,則又落入終無所成,如何證行?在明知其空轉而修有當中,生菩薩心、做菩薩事、施菩薩果,則千生百劫萬難億念,皆是菩薩因緣。
公元二O一O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