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大人慈悲:
中印文化:
這個文化一開始,就是「多神論」的民族,不只信仰一位佛陀,或者一位孔子,更信仰著歷代聖賢與成佛者,所以在它的文化裡,是很多的神治理著這個世界。
而中印文化以視覺為重要的感官,所以在他們的信仰會出現塑造佛像,雕像為膜拜的對象,他們相信人來世間會有靈魂,會一再投胎轉世,而來生死輪迴,所以他們修行的目的,著重在了脫生死輪迴,而且修行的方法也多半有著向內修身與冥思打坐的方式。
這個文化一開始,就是「多神論」的民族,不只信仰一位佛陀,或者一位孔子,更信仰著歷代聖賢與成佛者,所以在它的文化裡,是很多的神治理著這個世界。
而中印文化以視覺為重要的感官,所以在他們的信仰會出現塑造佛像,雕像為膜拜的對象,他們相信人來世間會有靈魂,會一再投胎轉世,而來生死輪迴,所以他們修行的目的,著重在了脫生死輪迴,而且修行的方法也多半有著向內修身與冥思打坐的方式。
閃族文化:
閃,就是挪亞的兒子,閃的子孫遍佈在阿拉伯半島,形成他們的文化,這些種族後來衍生幾大教派,即是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回教,雖然這些教的發源地未必全出自阿拉伯半島,但是都受其文化影響,而遍佈全世界,他們的信仰是「一神論」,除了 上帝以外,不可以再敬拜別的神,不然就是崇拜邪神,因此他們對宇宙只有一位真神的論點確信不移,他們以聽覺為重要的感官,故經文裡時常出現,耶穌說:「我實在的告訴你們」。不然,就是「聽!這是耶和華的聲音」,用聽覺作為他們得聞真理的一種信仰方式,所以在今天會禁止膜拜偶像,不可以塑造偶像,是他們重聽覺勝於視覺的原因之一。
他們相信人有「原罪」以及有「最後審判日」的到來,所以他們以從罪惡中與責罰中得救,為修行目的,這有別於中印文化了脫輪迴之說。
而且他們信仰顯現的方式經常是以閱讀聖經,可蘭經或朗讀經文方式表現,還以向外佈道,時常祈禱作為他們信仰生活中的一個方式,但今日看來多神其實也只有一神,不論是亞伯拉罕以致於耶穌基督,孔子以致於釋迦牟尼,也全是 上帝的分靈,如果你敬拜這些聖哲也如同敬拜 上帝,因為祂們代表著 上帝。
閃,就是挪亞的兒子,閃的子孫遍佈在阿拉伯半島,形成他們的文化,這些種族後來衍生幾大教派,即是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回教,雖然這些教的發源地未必全出自阿拉伯半島,但是都受其文化影響,而遍佈全世界,他們的信仰是「一神論」,除了 上帝以外,不可以再敬拜別的神,不然就是崇拜邪神,因此他們對宇宙只有一位真神的論點確信不移,他們以聽覺為重要的感官,故經文裡時常出現,耶穌說:「我實在的告訴你們」。不然,就是「聽!這是耶和華的聲音」,用聽覺作為他們得聞真理的一種信仰方式,所以在今天會禁止膜拜偶像,不可以塑造偶像,是他們重聽覺勝於視覺的原因之一。
他們相信人有「原罪」以及有「最後審判日」的到來,所以他們以從罪惡中與責罰中得救,為修行目的,這有別於中印文化了脫輪迴之說。
而且他們信仰顯現的方式經常是以閱讀聖經,可蘭經或朗讀經文方式表現,還以向外佈道,時常祈禱作為他們信仰生活中的一個方式,但今日看來多神其實也只有一神,不論是亞伯拉罕以致於耶穌基督,孔子以致於釋迦牟尼,也全是 上帝的分靈,如果你敬拜這些聖哲也如同敬拜 上帝,因為祂們代表著 上帝。
不論是為了了脫輪迴,或者從罪中得救,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回到 上帝的身邊,只是他們詮釋的方法不一樣而已,他們一個有拜雕像,一個不拜偶像,目的都是為了尊敬 上帝,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他們一個佈道祈禱,一個修身齊家,都是為了將這個世界更淨化,更朝向 上帝,只是他們修行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中印文化當中又稱「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那麼原罪論與人人皆有佛性會相抵觸嗎?在中印文化當中,它不稱「原罪」,它稱為「無始劫以來的罪業」就是不知道多久以前就造下的這個罪,其實這與西方所謂的原罪意思是相近的,而在西方宗教當中也不否認人本來就有一顆良心,這又與東方宗教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意思是一樣的,最後審判日你們想想與東方宗教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報應,所說的有沒有一樣呢?